熬过疫情,是有个过程的

作者:Danielle B. Grossman, MFT

“这是有个过程的”。在心理医生说的话里,还有比这句更烦人的吗?我的工作不就是帮助人们感觉更好吗?但有时我不得不承认,我给不了来访者明确的指引或完美的解决方案。我们只得承认,这是有个过程的,然后我们处在一个混乱、停滞又满是无法解决的冲突的境地里。

我坐在家里的办公桌前,看着已经看了几个星期的同样的风景,对一切都感到不确定,在媒体上也找不到让我放心的答案……我想这次的新冠肺炎是有一个过程的。

这个“过程”对人来说是极其艰难的。它不像其他类型的压力源。当出现重大危机时,我们可以做得相当好。如果发生地震,我们就会进入求生模式,把重点转移到基本的生死问题上。我们保护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。虽然我们可能会感到恐惧,但我们会试图控制生活中的一切,通过释放这种压力来获得解脱。

人类也有能力去重建。地震过去了,我们为所失去的感到悲痛,然后我们投身于当下的生活。这会有一个转换的过程,不会很快,也不会没有伤痛,但通常在一些支持下,我们可以做到。我们甚至可能被激发去创造一种更符合我们价值观和愿望的新生活。

我们甚至在地震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也有能力应对,我们可以在一个长期的生死危机当中生活下去。当我们不得不保持长期的求生模式时,它会严重损伤我们的大脑和身体,但我们可以做到。

而最让人不安和挫败的是,我们知道地面在震动,但是我们无法预估它到底有多严重。我们不知道它是会变得更糟还是会好起来,是先更糟,之后好起来,还是先好起来,之后更糟。在某种程度上,我们知道它最终会好起来,感觉没那么糟,但也许真的有那么糟,我们不会好起来了。

这就是新冠肺炎对我们的意义。它是已知与未知,希望与绝望,可控与不可控,安全与不安全,所有这些感觉都交织在一起。它把我们卷入一种超负荷的大起大落的情绪状态里。我们一直试图调试,但始终找不到一个最佳位置,停止内心的翻腾而稳定起来。我是放松还是保持警惕?我是保持求生模式还是试着平常心?我可以两者都做吗?为什么我不能两者都做到?为什么我这么累?

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发展出更好的能力应对这一过程,但我知道我们处理这一过程的拙略确保了我们情感上的相互依赖。如果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,没有人能制定出攻克它的策略,也没有人能给出掌控它的妙招,那么,我们除了投身其中而彼此抚慰,还能怎样呢?

当我能够放下幻想,不再幻想自己或任何人能够神奇地从这一过程的不适中解脱出来时,我就能真正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任何人、对我们所有人的真正影响。对于任何精神或情感上遭受痛苦的人,我可以说,如果你在这里挣扎,那不是你的错。这并不意味着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。我可以说,你并不孤单,我就在你身边。即使你感到孤独,即使你是一个人在家里或一个人在医院里还戴着呼吸机,你也不是一个人。我们的人性彼此相连,不管在确定还是不确定中,不管在黑暗还是光明中,也在所有的奇异空间之间联结着。

译自:

https://psychcentral.com/blog/covid-19-its-a-process/

%d 博主赞过: